(通讯员 寇津赫 覃玉绒)为深化法学实践与信息管理学科融合,创新法治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4月23日下午,武昌区人民检察院与信息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南湖综合楼10003会议室举行。双方将共建专业实践基地,推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助力法治中国建设与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慧,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熊萍,政治部副主任陈锐,办公室负责人田递潘,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怡,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曹高辉,党委副书记王涛,副院长翟姗姗,图情专硕学位点负责人林鑫,研究生教学秘书张乾红,MLIS教育中心秘书邵校参加本次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翟姗姗主持。
曹高辉回顾了学院发展历程,他表示,学院始终以服务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使命,此次与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合作是法学与信息管理学科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学生将深度参与检察实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法律实践问题,成长为兼具法治思维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将以实践基地为载体,搭建“法学+信息科技”跨学科育人平台,为培养新时代法治信息化人才、提升司法治理效能贡献高校力量。

赵慧在讲话中强调,检察机关肩负法律监督与法治创新的双重使命,信息化时代,司法实践面临案件激增、证据复杂化等挑战,亟需高校科研力量与前沿技术支撑。他指出,基地将为学生提供案件管理、数据分析、电子取证等岗位实习机会,联合开展法律科技课题研究,促进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他期待双方在数字检察、智慧司法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法律科技应用场景,推动司法工作提质增效,为区域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双方参会人员见证下,双方签署了专业实践合作协议。随后,双方共同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昌区人民检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揭牌。


交流环节中,双方围绕法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司法决策等议题展开研讨。学院教师介绍了在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武昌区人民检察院代表分享了公益诉讼数字化平台等实践经验。双方一致表示,将依托实践基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开发法律科技课程,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落地。
此次合作是信息管理学院深化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行动。未来,学院将联合武昌区人民检察院,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法治现代化与数字化治理输送高素质人才。
(审读人:翟姗姗 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