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上强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给信息行为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行为研究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行动下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2025年信息行为研究学术年会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行动下的信息行为研究”,诚邀国内外学者与业界专家及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行动下的信息行为研究机遇、挑战与未来方向。
本次年会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行为专委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现代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图书与情报》《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报》《信息与管理研究》《档案与建设》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等期刊支持(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中)。
本次年会征稿建议突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 信息行为理论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行动下的信息行为研究理论发展和创新。
2. 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应用创新,如眼动追踪实验,脑电实验,纵向研究,实地实验,基于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复杂信息行为建模与预测分析,大语言模型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混合方法的应用等。
3. 跨学科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鼓励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吸纳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设计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研究范式与分析工具,以更开阔的视野开展信息行为研究。
4. 跨行业场景下的信息行为研究,尤其是“人工智能+“行动下的信息行为研究,如人工智能融入各类教育、政务、金融、医疗健康、及人们日常生活情境下的信息行为研究等。
5. 社群建设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除了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农民等数字弱势群体外,也鼓励关注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妇女、零工劳动力等多元化社会群体的信息行为研究。
6. 多模态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如多模态数据驱动的智慧信息搜寻、信息偶遇、信息规避、对话式搜索、信息操纵、信息创造、信息披露、信息隐私保护、数字成瘾、数字囤积、数字断连等行为研究。
7. 信息行为的社会与文化影响,如“人工智能+”行动催生的前沿技术为用户赋能的同时,也发展出数字鸿沟、隐私安全、算法偏见、算法抵抗、算法厌恶、算法想象、信息焦虑等系列问题,以及算法素养、AI素养等新的数字素养要求。
8. 其他相关主题。
征文要求:
1. 研究内容以信息行为领域重要的前沿性科学问题和现实实践问题为中心,具有创新性及原创性,数据准确,行文规范。
2. 已发表(含录用)或已投稿的论文不予接受和评审。
3. 接收中文和英文稿件( PDF 格式)。
4. 论文需采用 Word 2010 及以上版本,纸张格式为A4。含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指导教师、作者单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姓名、单位、手机号和 Email 地址),具体要求参见附件提供的格式。其中,研究论文正文在 10000-12000 字为宜,包括作者姓名、单位、简介和联系方式。
5. 征文截至时间:2025年9月10日,会议邀请通知将于2025年10月10日发出。
6.提交征文专用邮件地址:ibac2025@163.com。
7.提交征文邮件标题格式为:提交论文+工作学习单位+第一作者姓名+论文标题。
8.论坛产生的学术成果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382号华中师范大学南湖综合楼10楼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30000)
联系人:
刘百灵 (电话:18086683862,Email:bl_liu@ccnu.edu.cn)
王萍 (电话:18771045080,Email: ping.wang@ccnu.edu.cn)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投稿参考格式
中文题名,黑体,四号,单倍行距
作者姓名,楷体,五号,单倍行距
所在单位(具体到二级部门),城市,邮编
摘要:XXXXX
关键词:XXXXXXXXX
分类号:中图法分类号
English Title, Times NewRoman, 四号
Author
Affiliation, City Postcode
Abstract: XXXX.
Keywords: XXX; XXXX; XXXX
1一级标题,宋体,四号,1.15倍行距
正文内容,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1.1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若二级标题下面还需要设置更低一级标题,可以使用(1)、(2)、(3)、……,格式与正文相同。
表1:XXXXX
注:xxXXXX
参考文献
参照 GB/T7714-2015 著录。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文中采用顺序编号,参考文献部分对应著录。
作者简介: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学习单位,专业及研究方向,手机号和Emai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