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申雪瑶 姚思宇 徐小芳 程雍棋)9月28日,“信息交互行为与隐私保护”前沿论坛于南湖综合楼N10001报告厅举办。本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信息管理学院承办,“信息交互行为与隐私保护”优秀青年团队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协办。
论坛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马宝君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翀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王求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楠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子龙教授,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陈思华教授,《图书情报知识》常务副主编宋恩梅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夏汇川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继文,科技处副处长徐芬,本科生院副院长卢新元教授,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雨露书记,副院长易明、翟姗姗及师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曹高辉主持。
刘继文副书记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作为综合性的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抢抓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振兴等机遇,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时信息管理学院作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养单位,学校和学院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成立了多学科交叉的信息交互行为与隐私保护的优秀青年团队。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以本次论坛为平台,通过充分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出更多建设性的建议,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化建设迈向新高度。
主题报告阶段由刘百灵教授主持,各位特邀专家依次进行分享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宝君教授以“脑机协同信息行为研究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分享”为题展开报告,介绍了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融合心理学、管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还分享了自己团队的项目在申请、执行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实验室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建设提出展望。
北京大学王翀教授以“算法困境还是作茧自缚?——退出个性化推荐对信息茧房生成的影响”为题展开报告,通过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出了信息茧房的来源,并且梳理总结相关研究,发现现有研究还缺失对信息茧房的度量方法,他利用相对熵来刻画信息茧房并利用真实平台数据来进行计算度量,最后得到只有少部分用户存在陷入信息茧房的现象,且这种趋势也呈递减的状态这一结论。
浙江大学王求真教授以“数智时代的用户隐私行为研究”为题展开报告,梳理了信息系统领域用户隐私行为的研究,发现隐私关注与实际隐私决策行为并不总是一致,存在所谓的“隐私悖论”,提出利用认知神经科学工具研究用户隐私决策行为来解决现有研究的不足,对隐私界面设计、智能体设计、隐私付费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楠教授以“The Power of Pervasive Messages on Improving Password Changing Behavior:Evidence from A Large-Scale Field Experiment and A Survey”为题展开报告,讨论了信息系统安全领域中的用户行为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的真实数据来研究关于用户密码更改行为的激励机制,尝试使用不同的说服理论如互惠性、一致性、社会认同感来激励用户更改密码,结果显示,威慑理论和情感劝说方法都有效,但威慑理论略胜一筹,并且学生、教师等不同人群对不同的说服方法反应不同。
东北财经大学刘子龙教授以“隐私规制的震慑效应与企业的应对策略”为题展开报告,主要讨论了数字治理、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提到了自己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通过体验设计和算法管理来研究用户行为,同时特别关注了隐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讨论了企业在隐私保护和数据收集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同时,通过创新来维持商业模式。
江西财经大学陈思华教授以“我们是如何被操纵的?算法合谋对消费者群体极化的利用”为题展开报告,以“大数据杀熟”现象为例,说明了企业如何利用用户数据进行价格歧视,指出推荐算法可能导致用户偏好的扭曲和观点极端化,进而影响市场多样性。此外,陈教授还提到了算法合谋的问题。对此,团队进行了实验研究,模拟了推荐算法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并开发了一个平台来分析购买行为。实验结果显示,算法推荐可能导致消费者群体极端化,使商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圆桌会议阶段由易明教授主持,与会专家、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信息交互行为与隐私保护方向的新问题,推动了数字治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本次论坛聚焦信息交互行为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通过促进多学科间的交流,论坛加深了与会者对数字时代隐私问题的认识,并为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探讨信息行为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探索这些理论在多种不同情景下的实施应用。论坛还关注了用户隐私保护的伦理问题,强调人本关怀和社会影响,同时探索如何在保护隐私和促进数据利用之间找到平衡。通过这些讨论,推动了学术界对信息隐私保护策略的创新,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审读人:曹高辉 翟姗姗)